生而自由,行於枷鎖之間


內容簡介

數位化生活的便利,背後隱藏的潛在危機

AI將帶我們走向極樂天堂,或墮入毀滅深淵?

科技是中立的。刀子可以切蘋果,也可以殺人;

飛機可以載我們去度假,也可以用來打戰;

一台收音機可以放送音樂,也可以散播仇恨訊息。

問題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使用者把科技變得危險,AI亦然。

身處數位時代,人的處境是什麼?人們是否因為貪圖便利,而喪失了自主權以及基本的自由?


自甘放棄自由,是數位時代一項令人警覺的議題。本書敘說「人」(自我/另我)與「環境」(數位/虛實)之間的互動關係,探究的正是主觀與客觀的辯證,讓我們對「人的處境」有新的視野與想像。作者以AI、資本主義、右翼民粹、安全國家等多重角度,透過淺白的文字,引證事件與數據,娓娓鋪述數位時代下自由受到攻擊的危殆情境,除叩響警鈴,更提出解決之道,找出拯救自由、又不必放棄數位化好處的方法。綜觀內容,演繹細微、意蘊深遠,對於寄寓數位空間的人們來說,提供了反芻養分,值得咀嚼再三。
 


★學者專家、媒體評論強力推薦!

推薦序  張麗卿(實踐大學 講座教授、財團法人 AI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十八世紀的啟蒙思想家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說 :「人生而自由,卻無時不在
枷鎖之中。」這話本是針對宗教與政治的威權而發,但是,竟然也巧妙的指向現
代。國家的粗暴威權已經受到法律的約束,這是自由主義精神的展現。自由主義
的核心是 「 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 再偉大的政治權威,都必須在法律
之前低頭。」然而,數位科技 卻 給了國家侵犯自由的另一種機會或管道。 作者提
到 第 92-94頁) 「只憑著旅客資料中的飛航行為,我們就可能成為『嫌疑犯』 、
警察可以從公共資源 及整個網際網路中肉搜一個人 、 數位安全國家對我們的威脅,
猶甚於數位資本主義。」盧梭的 話 可以應驗於現代。
數位科技對我們心靈自由的考驗,更勝於從前。表面看,我們都得到了自由。實
際上,我們無法擺脫數位科技對我們自由的干擾 。
擺脫數位科技對我們自由的干擾
何等 不易 。 這除了內在穩定之外,也需要生活
條件的單純。 現代的社會條件複雜, 不受干擾的生活幾乎不可得。現代人不可能
不使用手機,科技進步讓手機使用者沒有選擇權,必須被迫 放棄舊 產品 ,購買新
產品 。舉例說,智慧型手機出現之後,少數 堅持使用傳統手機的人,也必須被迫
放棄既定的堅持, 而 改用智慧型手機。 手機的功能不斷更新,造成巨大的誘惑,
許多人於是不斷追逐新品。
科技即使是中性的
,也會壓迫自由。自由的核心就是 可以 選擇, 但 當一個人因為
科技進步而無法選擇 他就很難享有 完整 的自由。
科技發展對於自由的侵擾還會更
深。 這本書的楔子提到 「 數位時代, ,……,我
們被科技驅使,無時無刻檢視智慧手錶顯示的脈搏、按照旅館評分決定我們的去
路、一有動靜就抓起智慧手機,還有讓自己迷失在 You Tube影音的漩渦裡。這
是一個系統,一種帶有強力吊鉤的系統,慢慢地把我們掛在上面,不得自由。 」
所以 在第 57頁,作者寫到 :「在數位時代中 ,自由作主的自由甚至更為重要。
這意味的是,我們要有形成自己意志的能力,要有免於被操縱的能力。」第 70頁,作者再次強調:「現在最艱困的戰役,將會是和我們自己對峙,抗衡我們自
己的生物本性,對抗我們自己的易操控性。」我特別喜歡作者使用的這個字眼:
「 我們自己的易操控性 」 。我們總以為自己崇尚自由,其實總是不自覺的被牽著
鼻子走。
作者
這些話已經在警示,現代人的心靈自由 正在遭受嚴厲考驗。 數位時代對於自
由的
由的侵侵擾,將會越來越大。本書第一章的標題很擾,將會越來越大。本書第一章的標題很醒目醒目::「「我們自由我們自由所所受受的的威脅,威脅,遠勝過去遠勝過去。。」」數位科技數位科技對於對於自由的自由的影響很全面,包括外部影響很全面,包括外部的自由與內部的自由。的自由與內部的自由。這本書這本書最最大的篇幅是第一章,說明大的篇幅是第一章,說明了了數位科技受到個人數位科技受到個人、企業、企業或政府部門的濫用,或政府部門的濫用,對於外部的自由帶來何種侵擾,對於人們意思的決定帶來何種影響對於外部的自由帶來何種侵擾,對於人們意思的決定帶來何種影響。。
作者指證歷歷
作者指證歷歷(第第80-88頁頁),右翼使用數位科技帶來可怕的影響。,右翼使用數位科技帶來可怕的影響。甚至激動的說甚至激動的說::「「為了讓訊息轉發給更多的受眾,為了讓訊息轉發給更多的受眾,右翼民粹主義者會巧妙右翼民粹主義者會巧妙利用傳統及社群媒體的利用傳統及社群媒體的義憤機制,此舉算得上是無恥之尤。義憤機制,此舉算得上是無恥之尤。」」還稱還稱::「「社群媒體上有關社群媒體上有關德國另類選擇德國另類選擇黨黨AFD的發文,與攻擊難民暴力事件的發生有所關聯。的發文,與攻擊難民暴力事件的發生有所關聯。」」因此因此作者接著說作者接著說::「「在如在如此群情激憤之下,人們的決定不再自由,而且也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此群情激憤之下,人們的決定不再自由,而且也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作者所要表達的就是,數位時代的媒體受到濫用,一方面扭曲了個人決定的自由,
作者所要表達的就是,數位時代的媒體受到濫用,一方面扭曲了個人決定的自由,轉而造成他人外部的自由受到嚴重攻擊。轉而造成他人外部的自由受到嚴重攻擊。
數位科技對於自由的侵犯,
數位科技對於自由的侵犯,來自於國家。作者的指控很多,這裡來自於國家。作者的指控很多,這裡只只摘引摘引德德國的狀國的狀況。二戰之後,德國對於人權思想做了深切反省,法律制度有了相應的更張,我況。二戰之後,德國對於人權思想做了深切反省,法律制度有了相應的更張,我們在德國讀書取經,以德國們在德國讀書取經,以德國馬首馬首是瞻。但是,作者指出了德國政府部門侵犯自由是瞻。但是,作者指出了德國政府部門侵犯自由的另一面,值得警惕。的另一面,值得警惕。第第91頁,頁,作者寫到作者寫到::「德國聯邦情報署掌有了完全的法律「德國聯邦情報署掌有了完全的法律上權限,可以掃描所有截獲的德國境外通訊。上權限,可以掃描所有截獲的德國境外通訊。…德國聯邦刑事廳建置了一座巨型德國聯邦刑事廳建置了一座巨型資料庫,裡面儲存大量沒有犯罪紀錄或只有犯罪嫌疑的個人資料。而且,資料庫,裡面儲存大量沒有犯罪紀錄或只有犯罪嫌疑的個人資料。而且,還儲存還儲存並處理所有國際航班旅客的詳細資料,並且還打算納入公車、鐵路及海運等旅客並處理所有國際航班旅客的詳細資料,並且還打算納入公車、鐵路及海運等旅客的資料。」的資料。」
我們頻繁進出德國,我們的個資都在被檢視。
我們頻繁進出德國,我們的個資都在被檢視。德國這德國這個法個法治成熟治成熟、、很有自省能力很有自省能力的國度,尚且如此運用數位科技,遑論其他。的國度,尚且如此運用數位科技,遑論其他。
本書的第三章,作者提出了拯救自由的方向,
本書的第三章,作者提出了拯救自由的方向,在於在於建立一套節制強者、保護弱者建立一套節制強者、保護弱者的規則。主要是的規則。主要是:經濟的管制、國家權力的節制。在兩種節制底下,分別引出若:經濟的管制、國家權力的節制。在兩種節制底下,分別引出若干干細項。第三章等於是作者對於第一章的回應。細項。第三章等於是作者對於第一章的回應。
作者在撰寫這本書時,生成式
作者在撰寫這本書時,生成式AI尚未問世,所以尚未問世,所以沒有觸及生成式沒有觸及生成式AI在各個領域在各個領域運用上的更複雜問題。運用上的更複雜問題。儘管如此,儘管如此,他他的才氣與視野已經讓人讚嘆不已。的才氣與視野已經讓人讚嘆不已。2020年年作作者者指出指出的的問題問題,,到目前為止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解決仍然沒有解決。生成式。生成式AI出現之後,幾年前指出的出現之後,幾年前指出的問題問題更嚴重更嚴重,而且處理上更棘手,而且處理上更棘手。。令人不得不佩服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作者,真有先見之明,真有先見之明。。
作者彼陽
作者彼陽˙莫伊尼(莫伊尼(Bijan Moini))曾在巴黎求學,曾在巴黎求學,在在柏林大學取得法學博士學位。柏林大學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後,曾在香港工作,所以對於東方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取得博士學位後,曾在香港工作,所以對於東方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有親切的體有親切的體驗驗。他。他是一位擁有德國和伊朗血統的律師、政治學家和人權運動者是一位擁有德國和伊朗血統的律師、政治學家和人權運動者,,同時也是優同時也是優
秀的文學家,陸續有小說發表。基於這些因素,他的
秀的文學家,陸續有小說發表。基於這些因素,他的觸角很開闊觸角很開闊,,筆尖鋒銳,走筆尖鋒銳,走筆流暢,筆流暢,筆下帶著激奮,尤其是對於極右派的不滿。筆下帶著激奮,尤其是對於極右派的不滿。
李建良所長
李建良所長的翻譯極為的翻譯極為優雅優雅流暢,毫無轉譯文字的艱澀,令人讚嘆。翻譯是一種流暢,毫無轉譯文字的艱澀,令人讚嘆。翻譯是一種再創造,譯者必須精熟兩種語言,甚至融通兩個文化傳統。李所長再創造,譯者必須精熟兩種語言,甚至融通兩個文化傳統。李所長的法的法學功底學功底渾渾厚,有口皆碑。他的文字洗鍊而且清暢,所以發表的論述容易讓人親近。厚,有口皆碑。他的文字洗鍊而且清暢,所以發表的論述容易讓人親近。這使我這使我想起柏林大學的憲法教授徐林克想起柏林大學的憲法教授徐林克Bernhard Schlink,,既為重要的公法學者,更是既為重要的公法學者,更是優秀的文學家,文學作品被轉譯成三十多國的語言。優秀的文學家,文學作品被轉譯成三十多國的語言。兩個人都在公法領域有傑出兩個人都在公法領域有傑出成就,成就,同樣文筆細膩同樣文筆細膩,,文字文字功底極佳。功底極佳。
李所長李所長翻譯的這本書,翻譯的這本書,值得法律人詳讀,反思當代法制如何因應數位值得法律人詳讀,反思當代法制如何因應數位時代時代的的發展。發展。更值得科更值得科技人閱讀,技人閱讀,認知認知須須以以自由自由靈魂靈魂看穿看穿數位數位時代的時代的真相真相。。我我也也極力推薦極力推薦給給所所有關心自由、人權等議題的人有關心自由、人權等議題的人。。數位科技對於人類社會數位科技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是全面的影響,是全面的,不因的,不因個人意願、專業或國籍而有差別個人意願、專業或國籍而有差別。。如何在數位時代保有自由如何在數位時代保有自由與美好。與美好。是是我們我們必須必須共同探索的重要課題。共同探索的重要課題。


請參考 :https://www.ylib.com/activity/YLib2025/book-info.asp?itemNo=YLL66